短视频教程
通过短视频挣钱

抖音我是不白吃直播视频怎么做火起来的,背后团队盈利模式分析

抖音我是不白吃直播视频怎么做火起来的,背后团队盈利模式分析

我们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,也是因为我们国家幅员辽阔,早就各个地方的文化不同,饮食文化自然也是不同的。而我们人又是离不开食物的,所以美食最能吸引人了。现在很多的短视频有一类就是专门制作美食类,通常粉丝也是很多。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个美食创作者“我不是白吃”看它是怎么走红的。

抖音“我不是白吃怎么走红的

在抖音电商,一个拥有近1800万粉丝的帐号@我是不白吃,通过虚拟动画人物,在几十秒的动画短视频中介绍介绍中外美食文化。

@我是不白吃里的IP,像是一个黄色的小精灵,也像是小怪物,会用可爱又诙谐的语调,讲述“碧根果”、“佛手螺”、“河粉”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食物背后的美食文化。90后创始人朱宇辰觉得,中华美食是一个巨大的内容宝库,更多人应该知道食物背后的故事。

为了更接近行业,朱宇辰和团队搬到了上海,深耕抖音电商。“抖音55潮购季”期间,@我是不白吃持续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带货,在抖音电商“富域计划”的助力下,将区域特色食品分享给全国消费者。过去一年中,@我是不白吃帐号在抖音电商带货GMV达千万级,一年售出46万份美食订单,推广各地的地道美食。

用动画推介美食

90后朱宇辰,是内蒙古包头人。成长中,周边人多是理工科背景,少有艺术氛围,但朱宇辰很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念幼儿园时,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,他常拿着一支笔,安静地画着些什么。母亲是一名会计师,桌上有大量稿纸和文件,偶尔一不小心,纸上就留下了儿子天真的画笔。

美食”始终是他们创作的重要主题。一方面,这是源于一种理性的考量,“中国千年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,阐述美食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,是一片很大的市场空白”。另一方面,也来自朱宇辰感性的经验。

疫情以前,他常出国旅游,喜欢去少有游客的街巷和平房,寻觅当地人吃的食物。有一次在土耳其,他去过“连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村和小镇”。当地的朋友介绍他过吃一种“奇怪的东西”——它很像水饺,小小的面皮包了一点肉馅,只有1厘米大,蘸着酸奶吃。“味道确实很奇怪”,朱宇辰笑说。他还在非洲部落里吃过树叶烙的饼。这些经历让朱宇辰更加具象地感受到,饮食背后人的生活和文化,“其实无论在什么地方,美食都是交流的语言。”

“我是不白吃”开始在抖音通过动画进行带货,他们第一个带货产品是上好佳薯片,用动画短视频,介绍了一个薯片诞生的故事。带货的数据还不错,他们又制作了西梅的广告,讲述智利西梅的生长过程。视频上线1个小时后,商品就售罄了。

通过创作幽默的段子,在“我是不白吃”的许多带货视频中都取得了神奇的效果。

这种幽默的段子,在“我是不白吃”的许多带货视频中都取得了神奇的效果。有一次,要介绍一款从苏联时期就风靡俄国的冰淇淋。他们让“不白吃”穿越回苏联,遇到了两个俄国朋友,一个叫“一个懦夫”,一个叫“不会下围棋”,这两个朋友就带着‘不白吃’在苏联吃冰淇淋,也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文化背景。这则短视频最终创下了单条带货600万的销售额。

在介绍“螺蛳”时,“不白吃”讲了一个宋高宗赵构到“当朝第一大马屁精”张俊家偷吃螺蛳的故事,“中国历史上最爱嗦螺蛳的,居然是那个重用秦桧、处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”。有网友会在留言感叹,最近太忙,连“不白吃”更新的几集都没来得及看,也有人在看了《我是不白吃》讲的一种面食后,留言说下次一定要去吃,“和烤冷面的做法差不多,在铁板上煎一煎,撒上香料葱花,味道还不错。”

近期,由“不白吃”倾力巨献的国内首部“真人+二次元形象”结合的跨次元美食纪录片――《不白吃的食神之旅》出炉!故事讲述动漫美食家“不白吃”偶然间获得一本空白的《食神之旅》,这本书赋予了“不白吃”一个使命,就是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,去寻找一千位隐藏在世间的“美食高高手”。于是“不白吃”来到各个城市、乡村,寻找当地最诱人的美食,了解美食承载的文化,认识美食背后的人和他们的动人故事。

通过美食为契机,传播中国美食文化,大家对美食通常也有吸引力,所以他们选择的题材和时机都是一个好时候,也正是走红的好时机了。所以,在创作视频的时候,把握住时机是很重要的还有题材的挑选也是很重要。

赞(0)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抢沙发

文章评论已关闭!